老李头得了“带状疱疹”,因皮疹广泛、疼痛剧烈,在医生的建议下办好手续准备住院治疗,可是老伴却不以为然,把老李头数落了一顿,“就一个皮肤病,住啥院?”老李头委屈地说:“这是疱疹,很疼!”“不就是长几个水泡吗,又没伤、又没破的,能有多疼?!”老李头忍不住生气了:“又没长在你身上,谁疼谁知道!”
这带状疱疹真的那么疼吗?它作为一种皮肤病,为什么会疼呢?怎样才能尽快地控制病情、缓解疼痛、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呢?
其实,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,而它的致病病毒—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(VZV病毒)与我们可以说是老朋友了。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,就首次接触过AVA病毒,此时临床会表现为水痘,或呈隐匿性感染;此后该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,并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,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。它长期潜伏,与我们和平共处。然而,当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,VAV再次被激活,趁势卷土重来,开始大量繁殖,会侵犯所在的神经节,使其发炎、坏死,从而产生神经痛。同时,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,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。
所以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显著特征之一,一般在有神经痛的同时或稍后即发生皮疹,但亦有在神经痛4~5天之后才发生的,因而易被误诊为心绞痛、溃疡病、胆道或肾绞痛、阑尾炎、肋肌痛、腰腿关节痛、早期青光眼等病症;疼痛程度不等,且与皮疹严重程度无关。通常的,儿童及青壮年疼痛轻微,而年老体弱及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者,疼痛剧烈,甚至难以忍受。记得有位糖尿病的男性老者,因带状疱疹疼痛以致整晚坐在病房里无法入睡,护士夜间查房多次看见他忍不住抹眼泪;还有一位60多岁的瘦弱阿姨,“哎呦、哎呦”的疼痛呻吟声在病房的走廊里回响,不分白天黑夜,面对家人的不理解,她也只能暗自垂泪。
所以,带状疱疹的治疗必须积极。尽早、足量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控制病毒感染、减轻神经炎、减少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措施。研究表明,尽可能的在皮疹出现的72小时内、最晚5~7天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有效,而一周后或水疱疹均已结痂后再行治疗,抗病毒效果明显减弱;同时神经痛持续时间也会延长,发生后遗神经炎的风险也将大幅提高。
老李头说的对,“谁疼谁知道”。让我们一起关心带状疱疹患者,一起关注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