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是中医防病治病、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。“冬病夏治”是依据该基本原则,并顺应四时特性的“内病外治”的中医传统疗法。它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“天人相应”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。
三伏贴和三伏灸是指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和艾灸治疗,是中医时间医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。这种疗法是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应用具有温经散寒、补虚助阳的中药配以姜汁调和,或应用灸法、或应用穴位贴敷之法,经过对病症辨证分析后,选择相应的穴位及疗法进行治疗。
1、三伏贴 (穴位贴敷疗法)
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穴位或患处,使局部引起不同反应,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,从广义上讲属于现在的“穴位敷贴疗法”。
其适应证:
(1)肺系疾病
预防时疫及流行性感冒,体虚感冒,慢性咳嗽,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,阻塞性肺气肿,肺间质疾病,肺功能不全;
过敏性鼻炎,慢性鼻炎,慢性咽炎,变应性咽喉炎等。
(2)疼痛性疾病
风湿免疫性疾病:如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,强直性脊柱炎、骨关节炎、产后风湿病、骨质疏松、风湿性多肌痛、痛风等;
肢体经络类疾病:肩周炎,颈腰椎病,腰椎管狭窄症,腰腿冷痛,四肢冷麻,腰肌劳损,坐骨神经痛,关节炎,网球肘,电脑手。
(3)寒性疾病
脾胃虚寒:慢性胃炎,慢性肠炎,慢性结肠炎,虚寒性腹痛腹泻等;
肾阳虚证:前列腺疾病,阳痿,遗精,早泄等;
冲任虚寒:痛经,慢性盆腔炎,宫寒不孕等。
(4)亚健康状态
阳虚体质——以怕冷为主要表现。
气虚体质——以体质虚弱、容易疲劳为主要表现。
痰湿体质——以虚胖为特点,饮食量少,食后腹胀,消化不良,慢性腹泻、慢性胃痛、容易出现困乏、疲劳、怕冷、便溏、苔腻等脾胃虚弱者
血瘀体质——以肤色晦暗、身有痛处、舌质紫暗为特点,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体质。
若连续贴敷三年以上,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,减少发病率。
贴敷时间:
初伏:2022.7.16——2022.7.25
中伏:2022.7.26——2022.8.14
末伏:2022.8.15——2022.8.24
集中贴敷时间:2022.7.16、2022.7.26、2022.8.15
2、三伏灸
(1)督灸
督灸又名“长蛇灸”、“铺灸”,运用治疗虚劳顽疾,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、寒湿腰痛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体虚易感冒等虚寒性病证,疗效确切。
与传统温针及其他灸法相比,督灸疗法具有艾炷大、火力足的特点。取大椎穴至腰俞穴的督脉行铺灸治疗,施灸面积更大,且避免了直接灸温热感不强又易于烫伤等缺点,故疗效显着。选用鲜生姜作为铺灸材料,是取姜之温性,有温阳通经、散寒除湿之功。
督灸时间:2022.7.7(小暑)——2022.8.25
(2)脐灸
中医认为,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,名叫“神阙”。此穴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、五脏六腑相通,是心肾交通的“门户”。所谓脐灸,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、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,激发经络之气,疏通气血,调理脏腑,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。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,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,便有调整阴阳平衡、气血和畅的功能,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。临床用于治疗脾胃病、月经病、身体调理等疗效确切。
脐灸时间:2022.7.7(小暑)——2022.8.25
(3)穴位灸
①对于过敏性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的慢性病我们可以选择大椎、肺俞、膏肓等穴位做艾条灸或隔姜灸。
②对于胃寒、胃痛、慢性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,我们可以选择中脘、足三里、脾俞、关元等穴位做艾条灸或隔姜灸。
③对于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妇科疾病,可以选择关元、三阴交、归来等穴位做艾条灸或隔姜灸。
穴位灸时间:2022.7.7(小暑)——2022.8.25
俗话说:“冬养三九补品旺,夏治三伏艾灸忙”,这不仅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三伏天这个有利的时机来治疗一些顽疾,更要有防范意识,病从浅中医,防患于未然!
3.三伏贴时间:
初伏:2022.7.16——2022.7.25
中伏:2022.7.26——2022.8.14
末伏:2022.8.15——2022.8.24
集中贴敷时间:2022.7.16、2022.7.26、2022.8.15
贴敷地点: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
联系电话:0531-76213400
15063407239/13863422861
4.三伏灸时间:
2022.7.7(小暑)——2022.8.25
艾灸地点: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
联系电话:0531-76213400
15063407239/13863422861